第十一期心理与脑·“交通”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2-11-30 10:33:57 编辑:lwdlab 热度:
 

11月29日,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主办心理与脑·“交通”论坛(第十一期)在线下线上同步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蒯曙光教授、中山大学库逸轩教授、清华大学张丹教授受邀做专题报告。活动由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卫东教授主持。

首先,李卫东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有可能改变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在心理学领域更多应用这些技术必将在未来对人类的心理学研究带来冲击。本次论坛活动的三位报告嘉宾将从各自角度,就AI或脑机交互技术与大家分享的学术报告值得期待。

                专题报告:深入心理与脑

蒯曙光教授首先作《人类的社会交互场模型和应用》的报告。蒯曙光教授指出,社会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之所以能战胜洪水猛兽,是因为人类的群体组织行为,而要实现社会交互的关键点是——人类具有对他人社会性的理解和社会性的关注。从进化角度而言,社会脑随着物种的等级变得复杂,人类发达的社会脑让人类获得独特的优势。蒯曙光教授团队通过人类被试呈现刺激作为信息输入,记录人类大脑的反应,从而分析输入刺激和大脑反应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借助视觉认知与虚拟现实实验室平台,通过虚拟场景的构建和打磨、虚拟人物的构建和操控,给被试呈现自然的环境、个人空间和社会空间。蒯曙光教授通过人类社会空间的研究,在理想的实验环境中构建了具有量化性的基础模型,从而形成具有推导性的模型,如服务机器人融入社会并与他人进行交互。

库逸轩教授的报告《工作记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指出:工作记忆具有容量限制且精度有限。人类为何在拥有如此大脑容量的情况下,对于短时间记忆加工的信息如此匮乏?库逸轩教授指出,短时记忆或认知记忆的容量与认知加工密切相关,如注意、学习等都有关系,因此与我们的一般智力等都息息相关。那么,是大脑的何种结构或功能导致工作记忆的容量和精度有限呢?库逸轩教授进一步指出,容量限制主要集中在额顶叶皮层,而精确加工主要集中在各个感觉皮层,LOC脑区。并且,脑区的活动是协同的,容量和精确度需要互动来共同完成工作记忆的互动。库逸轩教授在报告最后还将技术研究的成果应用到精神分裂和AD病人临床实践的案例进行了分享。

张丹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情绪体验个体差异及脑电表征》。情绪是社交中的重要载体,而且个体差异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概念。张丹教授从两方面阐述了他的研究:一是回归到心理学的框架——人格。大五人格模型,五个维度,与情绪个体差异建立联系,考察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在不同情绪刺激下有不同反应。通过建立多样化情境模式以及更充分的情绪情境,分析被试的脑电活动及其和五大人格的关系。二是建立情绪档案。张丹教授指出,采取情绪档案的研究视角,关注不同情绪背景中的多情绪共现模式,或许也可以为情绪个体差异的研究带来更多新的启发。

                               交流启发:碰撞思维火花

论坛最后,就“过程论的物理模型如何量化目的行为”、“脑电分类的数据量要求”、“跨学科的心理学教师/学生如何与脑科学更好地融合”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心理学与脑科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论坛在心仪脑、B站、AiBrain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等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24000人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