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对话科幻作家:脑机合一,“黑客帝国”将至?

时间:2021-08-27 15:44:08 编辑:郜阳 通讯员 卢羽华 热度:
 

植入电子芯片、读取脑电波、获得海量知识……这种科幻电影里的桥段正在逼近现实。随着神经科学与信息科学飞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也逐渐走向现实,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尽管该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在医疗、航空航天和娱乐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

                              图说: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供图

        图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青年科学家系列活动 采访对象供图


      上周末,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WLF)青年科学家系列之“脑机合一,黑客帝国将至?——脑洞比拼:科学家VS科幻作家”圆桌活动,邀请两位国内顶尖青年科学家李卫东教授、侯旭教授,与知名科幻评论家江晓原教授、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跨界对话。

脑机融合的“USB接口”

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WLF青科委员会委员侯旭首先带来一项前沿交叉技术——“仿生纳流控”。纳流控研究纳米限域空间中的流体传输行为,例如生物体亚纳米尺度的信号载体——各种离子。随着近年来微纳加工制造与微纳尺度的成像与表征技术的逐渐成熟,纳流控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而另一项技术离子流学,是一种将电子特性与离子电导率相结合的信号处理工具,它将成为电子器件与生物体系之间最具潜力的信号传递与翻译媒介,从而搭建起生物脑与人工脑之间的界面和桥梁。就在本月初,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侯旭团队关于该研究的前瞻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用一个贴切的比喻概括侯旭的研究:“如果把人脑看作一台电脑,侯旭教授的研究就是与其他设备交互的USB接口。”——这意味着脑机接口的融合效率有望大幅提升。

脑机接口同样是“双刃剑”

在介绍完科学进展后,首轮交锋围绕着脑机接口的伦理风险展开了。江晓原直言自己比较悲观,“最怕脑机接口技术普及之后,被别人操控”。他以原子弹的发明举例,认为科学家不能只想着解决问题,而是要预设科研的风险。“当你启动仿生纳流控研究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他向侯旭发出“灵魂拷问”。

对此,侯旭回应道:科学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家在做科研的时候,需要设定基本规则,把握技术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点,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做科研。研究不仅是解决科学问题,还要考虑到能否推动社会进步。”

陈楸帆提到,许多科幻小说关注人的“异体化”:当技术被应用到普通人身上,会否带来伦理风险?科学家怎么考虑这些风险?上海交通大学脑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WLA青年科学家论坛秘书长李卫东认为,不仅是科幻作家,科学家自身也有科学伦理的担忧——技术很有用,但危险可能也很大。为此,目前全国各大研究机构都设立了伦理委员会。

科幻是很好的科研灵感来源

科学家的科研灵感从何而来?李卫东与江晓原不约而同地表示,和人的交流是灵感的源泉。有可能是专业的会议,也有可能是朋友之间的闲聊。“这就要求你有很多优秀的、愿意和你聊的朋友。”江晓原说。例如这次科学界与科幻界的对话,就有可能擦出火花。

侯旭坦率地说,科幻是很好的科研灵感来源。例如,他少年时期看的科幻电影《星际之门》,启发他研究液体门控膜技术;而漫威的《毒液》,也让他对液体的材料功能有了新思考。

科幻启发科学,反之亦然。陈楸帆说,自己的很多灵感来自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科幻就是在现有科学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书写。他会经常看各个学术领域的论文,不断积累创作的元素。潜意识里,大脑会自动把这些元素嵌入到故事结构里,最后在洗澡、做梦这些放松的瞬间迸发灵感火花。

李卫东随即表示,灵感也是脑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他半开玩笑地说,特别想给陈楸帆戴上脑帽,看看灵感迸发的瞬间,作家的大脑里发生了哪些神经活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