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心理与脑·“交通”论坛举办
金秋九月,春华秋实,9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心理与脑·“交通”论坛(第九期)在线上线下如期举行。本期论坛活动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谢晓非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王穗苹教授和清华大学刘嘉教授。论坛活动由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卫东教授主持。
首先,李卫东在致辞中表示,心理与脑·“交通”论坛今年已连续举办九期,离不开各位专家、学者们的支持,未来,论坛活动将继续努力践行传播推广心理学与脑科学知识、推进专业学者和心理学爱好者们交流融通的使命,并再次对参加今天活动的专家和学者们表达了感谢。
主旨报告:深入心理与脑
谢晓非教授结合疫情当下民众普遍关心之事,作了题为《疫情应对:“友爱”与怨恨》的报告。她从疫情中的责备现象出发,论述了人们责备的缘由以及责备的作用,进而展开其研究过程与成果。谢晓非教授指出,责备是本能反应,人们希望借此维护心理安全,但责备与健康的负向关系,揭示了危机中持有责备态度“适得其反”的结果。她倡导同情营造“心灵港湾”,因为外部世界虽不可控,但我们可以管理自己对危机、对受害者的态度。危机中的正性力量是稀少却可贵的应对资源,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增强在危机中的适应性。这种利他的建设性危机应对方式被称为“余香效应”。谢晓非教授在报告最后提出危机应对的身心互动过程模型:身心一体,可分解为生理系统效能和心理系统效能,心理系统比生理系统具有更强大的可塑性与可干预性,同时具有主动性特征。
王穗苹教授做了《预期加工:语言理解的视角》的专题报告。语言功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语言理解加工十分迅速而高效,在这一过程中,语境信息能自上而下产生迅速的作用。虽然早期的研究多从整合的角度来解释这种自上而下加工的作用,但随着“预测脑”概念的提出,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自上而下的信息如何在目标信息输入前就发挥重要的作用。阅读理解中预期加工机制的探索,为解释语言的高效加工提供了新的视角。王穗苹教授在本次报告中回顾了语言理解中关于预期加工的相关理论和分歧,并讨论了在语言预期研究方面应加以关注的一些问题。
刘嘉教授作了题为《认知神经智能科学:认知神经科学V4.0》的报告。他提出,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个大的浪潮,而目前正处于迭代更新的第四个浪潮,是“新理解、新模型、新融合”的时期。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范式和技术方面,分子遗传学、行为遗传学、生物荧光成像、神经电生理、脑共振脑成像、脑电/脑磁图、眼动/生理多导仪器、工作记忆模型等都将伴随并影响认知神经学家的学习和研究。刘嘉教授指出,认知神经科学V4.0将遇到更多的新问题,如:AI的心理世界/智能以及AI的智能与人的智能是否存在共性等,都将是探索的新领域。同时,刘嘉教授还相信,认知神经智能科学在未来会成为一门新学科,因为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是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交流启发:碰撞思维火花
活动最后,与会专家和学者们就“疫情是否存在积极影响”、“预期如何影响认知”、“认知智能神经科学学生培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三位报告嘉宾也对“心理学与脑科学未来的发展”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和不断发展,心理学应该更多地去看其他学科,更努力地与其他学科寻求交叉与融合,也许这样才是更好的发展之道。
本次论坛活动在心仪脑、AiBrain、中国神经、B站等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近一万人次。